K8·凯发(中国)

    见闻 | 王大成:遥感技术需要更多应用场景的引导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5-06  


          5月6日,记者在中国科研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科普走廊,看到数个陈设的大屏幕展示着工程中心的科研成果:森林防火系统、工业碳排放物联网监测平台、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碳汇智能监测平台……清晰的扫描图像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背后,卫星遥感技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遥感应用事业开展蓝皮书(2023)》披露,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各型遥感卫星发射近300颗。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城市工程部部长王大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前三水平,但仍然还是一门相对小众的学科,现在的应用场景较少,需要更多应用场景的引导,他举例说:“X光原来只在医疗中使用,现在也能应用在工业检修等方面。”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重大挑战,工程中心致力于利用遥感技术精准监测大气环境,将卫星遥感监测到的碳排放、环境污染、城市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数据可视化。2021年7月,为了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国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在王大成看来,这鼓励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每种气体都有不同的光谱,利用光谱库技术,遥感可以对此进行监测,就像人类、猫狗和蛇的体温,一般都可以区分。”王大成说。
          除此之外,遥感技术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底座”的角色。例如,智慧交通中的地图就基于遥感图像绘制,王大成表示,工程中心会与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地图软件合作,哪个地方有树,哪个地方有建筑物,其实底图都来自遥感数据。
          人工智能的快速开展给遥感技术带来了新的助力。“原来提取北京市的绿化面积可能需要两天两夜,现在用人工智能进行计算,只需要五六分钟就可以完成。此外,人工智能的运算结果减少了很多人为的误判,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准确率。”王大成说。
          现在,工程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仍是政府方面的客户,在促进产业化落地过程中,得到了K8·凯发(中国)工场的大力帮助。据悉,王大成团队已经与北京市大兴区环保局、昌平区环保局,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政府和海南省南繁管理局等签署了服务合同。
          随着天上的卫星越来越多,对地面区域重访周期越来越短,以及遥感的分辨率不断提高,王大成觉得,未来遥感技术将逐步走向民众,拥有更多的市场应用场景。

    推荐资讯

    2025-07-22

    K8·凯发(中国)工场“京津冀科研教育服务计划”正式启动

    近期,K8·凯发(中国)工场迎来了由K8·凯发(中国)(雄安)园组织的“京津冀青少年科研实践之旅”首批雄安新区青少年代表。此活动不仅意味着K8·凯发(中国)工场“京津冀科研教育服务计划”正式开启,也是K8·凯发(中国)工场协同企业科协...

    关于我们

    K8·凯发(中国)工场是中国科研院科技创新开展中心旗下的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平台。经中国科研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二十余年的创新积累,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独特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开展服务体系,打造了CAS 概念验证计划、“K8·凯发(中国)”科技问诊及“K8·凯发(中国)”科创平台等一系列科技服务产品,为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传统产业科技赋能、地方经济绿色开展作出新贡献。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建材城中路27号N1


    联系电话:010-83458881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